近场的波动方程

接前面一章。 求\partial^2 E’_y /\partial t^2 计算 \(\frac{\partial^2 E’_y}{\partial t’^2}\) 的详细步骤 我们从运动参考系 \(S’\) 中的电场分量 \(E’_y\) 出发,计算其二阶时间导数。以下是分步推导: 1. 运动参考系 \(S’\) 中的 \(E’_y\) 表达式 在 \(S’\) 系中,电场 \(y\)-分量为: \[ E’_y = \gamma \frac{q y’}{4 \pi \epsilon_0 \left[ \gamma^2 (x’ + v t’)^2 + y’^2 + z’^2 \right]^{3/2}}. \] 为简化计算,定义: \[ R = \sqrt{\gamma^2 (x’ + v t’)^2 + y’^2 + z’^2}, \] 因此: \[ E’_y = \gamma \frac{q y’}{4 \pi \epsilon_0 R^3}. \] ...

August 4, 2025

波的横向振动速度

根据电磁波方程,反推麦克斯韦方程组 从电磁波方程反推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磁波方程(波动方程)描述了电场 \(\mathbf{E}\) 和磁场 \(\mathbf{B}\) 在真空中的传播行为。其形式为: \[ \nabla^2 \mathbf{E} = \mu_0 \epsilon_0 \frac{\partial^2 \mathbf{E}}{\partial t^2}, \quad \nabla^2 \mathbf{B} = \mu_0 \epsilon_0 \frac{\partial^2 \mathbf{B}}{\partial t^2}. \] 为了从该方程反推麦克斯韦方程组,我们需要通过数学推导,找到电场和磁场之间的耦合关系。以下是详细步骤: 1. 假设真空中的无源情况 在无电荷 (\(\rho = 0\)) 和无电流 (\(\mathbf{J} = 0\)) 的自由空间中,麦克斯韦方程组简化为: \[ \begin{cases} \nabla \cdot \mathbf{E} = 0, \\ \nabla \cdot \mathbf{B} = 0, \\ \nabla \times \mathbf{E} = -\frac{\partial \mathbf{B}}{\partial t}, \\ \nabla \times \mathbf{B} = \mu_0 \epsilon_0 \frac{\partial \mathbf{E}}{\partial t}. \end{cases} \] 我们的目标是从波动方程出发,推导出这些关系。 ...

August 4, 2025

一维无限深势阱的波函数

一维无限深势阱中,量子化条件为: \(L=n\lambda\), 由 \(k =n \pai / \lambda \), 有 \(k= 2 \pai n / L\) 由 \(p = \hbar k\), \( \frac{p^2}{2m} =E =\hbar \omega \), 有 \( \frac{(\hbar k)^2}{2m} =\hbar \omega \), 有 \( \omega =\frac{\hbar k^2}{2m} =\frac{4 \hbar \pi^2 n^2 }{2m L^2} \) 假设一维无限深势阱波函数格式为: \(\psi=Asin(kx)+Bcos(kx)\) 根据边界条件: \(\psi(0)=0\), \psi(L) =0 \) 有 \(\psi=Asin(kx)=sin(\frac{n\pi x}{L}\) \) 能量E=

August 4, 2025

一维无限深势阱的解

怎么证明波函数的模平方的量纲为L^{-1} 证明波函数的模平方 \(|\psi(x)|^2\) 的量纲为 \(L^{-1}\) 在量子力学中,波函数的模平方 \(|\psi(x)|^2\) 被解释为 概率密度,即在单位长度内找到粒子的概率。为了严格证明其量纲为 长度的倒数(\(L^{-1}\)),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: 1. 概率密度的定义 根据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: \[ P(x) = |\psi(x)|^2 , dx \] 其中: \(P(x)\) 是无量纲的 概率(取值范围 \([0,1]\))。 \(dx\) 是长度微元,量纲为 \([dx] = L\)。 因此,\(|\psi(x)|^2\) 必须满足: \[ [P(x)] = [|\psi(x)|^2] \cdot [dx] = \text{无量纲} \] 即: \[ [|\psi(x)|^2] \cdot L = 1 \implies [|\psi(x)|^2] = L^{-1} \] 结论:\(|\psi(x)|^2\) 的量纲为 \(L^{-1}\)。 2. 波函数的归一化条件 波函数的归一化要求: \[ \int_{-\infty}^{\infty} |\psi(x)|^2 , dx = 1 \] 分析量纲: 积分结果 1 是无量纲的。 \([dx] = L\),因此: \[ [|\psi(x)|^2] \cdot L = \text{无量纲} \implies [|\psi(x)|^2] = L^{-1} \] 验证: 以一维无限深势阱的归一化波函数为例: \[ \psi_n(x) = \sqrt{\frac{2}{L}} \sin\left(\frac{n\pi x}{L}\right) \] 计算模平方的量纲: \[ [|\psi_n(x)|^2] = \left[ \frac{2}{L} \sin^2\left(\frac{n\pi x}{L}\right) \right] = L^{-1} \] (因为 \(\sin^2\) 是无量纲的)。 ...

August 4, 2025

任务:快子的应用

1.快子的洛伦兹变换 2.快子的波动方程 3.快子的麦克斯韦方程组 4.尝试用快子解释量子纠缠

August 4, 2025

任务:探索薛定谔方程

探索薛定谔方程为什么能给出量子化的解,是否一定存在角动量的量子化,周期性条件,另外还有什么隐含条件。对一些简单的解,能否不使用微分方程,而是直接找到解的方法,特别是一维谐振子的解,从而找出方程量子化成功的本质秘密,还有其概率解释是否正确。

August 4, 2025

求洛伦兹变换中的dt/dt

我们来系统地求解洛伦兹变换中的 \(\frac{dt}{dt’}\)。 这个导数的含义是:在洛伦兹变换下,静止参考系时间 \(t\) 对运动参考系时间 \(t’\) 的变化率。它依赖于所考虑的时空点是否固定、沿某轨迹运动等。 ✅ 1. 一般情况下的 \(\frac{dt}{dt’}\) 洛伦兹变换(从 \(S\) 到 \(S’\),沿 \(x\) 方向以速度 \(v\) 运动): \[ t’ = \gamma \left( t - \frac{v x}{c^2} \right) \] 我们想求 \(\frac{dt}{dt’}\)。注意:这是偏导还是全导?取决于 \(x\) 是否随 \(t\) 变化。 情况一:对任意固定空间点(即 \(x\) 不变),不成立 —— 因为 \(t’\) 依赖于 \(x\) 和 \(t\) 更合理的理解是:我们考虑一个特定的世界线(比如某个观察者或粒子的轨迹),然后求沿该轨迹的 \(\frac{dt}{dt’}\)。 ✅ 情况二:沿一个以速度 \(u\) 运动的粒子轨迹(最一般情况) 设在 \(S\) 系中,粒子的运动满足: \[ x = x(t), \quad \frac{dx}{dt} = u \] 我们想求该粒子所经历的时间在 \(S’\) 中的变化率:\(\frac{dt}{dt’}\) 从: \[ t’ = \gamma \left( t - \frac{v x}{c^2} \right) \] ...

August 3, 2025

y轴上的推迟势相关计算

在y方向上,x=vt, z=0, R=\sqrt{(vt-vt’)+y^2}, dt/dt’=1-v/c (vt-vt’)/\sqrt{(vt-vt’)^2+y^2}, 将t’ = \frac{c^2 t - x v - c\sqrt{(x - v t)^2 + (1 - v^2/c^2)(y^2 + z^2)}}{c^2 - v^2}代入dt/dt’看看 问题描述 我们有以下关系: 在 \( y \)-方向上,\( x = v t \),\( z = 0 \)。 距离关系: \[ R = \sqrt{(v t - v t’)^2 + y^2} \] 时间比例: \[ \frac{dt}{dt’} = 1 - \frac{v}{c} \frac{v t - v t’}{\sqrt{(v t - v t’)^2 + y^2}} \] 给定 \( t’ \) 的表达式: \[ t’ = \frac{c^2 t - x v - c \sqrt{(x - v t)^2 + (1 - v^2 / c^2)(y^2 + z^2)}}{c^2 - v^2} \] 由于 \( x = v t \),\( z = 0 \),代入后: \[ t’ = \frac{c^2 t - v^2 t - c \sqrt{0 + (1 - v^2 / c^2) y^2}}{c^2 - v^2} = \frac{t (c^2 - v^2) - c \sqrt{y^2 (1 - v^2 / c^2)}}{c^2 - v^2} \] 化简: \[ t’ = t - \frac{c y \sqrt{1 - v^2 / c^2}}{c^2 - v^2} = t - \frac{y \sqrt{1 - v^2 / c^2}}{c (1 - v^2 / c^2)} = t - \frac{y}{c \sqrt{1 - v^2 / c^2}} \] 记 \( \gamma = \frac{1}{\sqrt{1 - v^2 / c^2}} \),则: \[ t’ = t - \frac{\gamma y}{c} \] 目标 将 \( t’ = t - \frac{\gamma y}{c} \) 代入 \( \frac{dt}{dt’} \),看看是否能化简或验证其正确性。 ...

August 2, 2025

关于光速不变

参考: 推迟势数学推理总结 通过推迟势方法推导狭义相对论 关于光速不变,追问Qwen 我们得到不同参考下下,光速不变的原因在于转换使用了\(\frac{dt}{dt’}=\frac{R’}{R}\)的原因, 现在我们把问题重述一遍。 在\(\hat{x}\)轴方向上,运动光源沿着\(\hat{x}\)轴从t’发射光子,到观察点x, 经历了时间t, 此时有两个关系式: \(x-vt’=c(t-t’)\) 可以计算出 \(\frac{dt}{dt’}=\frac{c-v}{c}\) 也可以手工计算: 光源在\(t’_1\)和\(t’_2\)时刻发射两个光子,观察点\(x\)在\(t_1\)和\(t_2\)时刻接收到,此时: \(x-vt’_1 =c(t_1-t’_1)\) \(x-vt’_2 =c(t_2-t’_2)\) 得: \(v(t’_2-t’_1)=c(t’_2-t’_1)-c(t_2-t_1)\), 即:\(\frac{\Delta t}{\Delta t’}=\frac{c-v}{c}\) 所以,使用求导得到时间的间隔关系,是靠谱的。 也就是固定接收者接收到两个光子的时间间隔,和光源发射两个光子的时间间隔,比例是\(\frac{c-v}{c}\),这就造成了固定坐标系和移动坐标系造成的时间问题。 而发射一个光子,在固定坐标系内看,走的距离是\(c(t-t’)\), 在观察者看来,走的距离是\(c(t-t’)-v(t-t’)=(c-v)(t-t’)\), 可见两者的距离比例与两者的时间比例相同,所以光速不变。 也可以用前面的两个光子来计算, 在固定坐标系,两个光子距离为\(ct’_2-ct’_1)\),时间间隔为\(t’_2-t’_1\),光速为c 在运动坐标系看来,两个光子距离为: \(c(t’_2-t’_1)-v(t’_2-t’_1)=(c-v)(t’_2-t’_1)\) \(=(c-v)(t_2-t_1)\frac{c}{c-v}=c(t_2-t_1)\), 可见如果两个光子的间隔计时采用观察者收到时的\(t_2-t_1\),而不是光源发射时的\(t’_2-t’_1\),则光速仍然为c 我们改用前面得到的\(\frac{dt}{dt’}\)来计算, 前面我们得到: \(\frac{dt}{dt’}=1-\frac{v}{c}\frac{x-vt’}{R}\) x轴上,有y=z=0, R=x-vt’,所以: \(\frac{dt}{dt’}=1-\frac{v}{c}\) 本质就是: 在静止坐标系看来,光走的距离为光源时刻t’到接收时间t走的距离,也就是\(x-vt’=c(t-t’)\), 时间为\(dt’=t-t’=\frac{x-vt’}{c}\) 在接收者看来,光走的距离为接收时刻t时,接收点到光源的距离:\((x-vt)=(c-v)(t-t’)\),时间为\(dt=\frac{c-v}{c}(t-t’)=\frac{x-vt}{c}\) 即: \(\frac{x-vt’}{dt’}=\frac{x-vt}{dt} =c\) 且: \(dt’-dt=t-t’-\frac{c-v}{c}(t-t’)=\frac{v}{c}(t-t’)=\frac{v}{c}\frac{dx}{c}=\frac{v dx}{c^2}\) 这就是洛伦兹变换里\(\frac{vx}{c^2}\)的来源。 实时上,大多数情况下,我们使用下列变换就够用了: \(x’ =x+vt \) \(t’ =t+\frac{vx}{c^2}\) 比如电磁波的波动方程 ============ 再看y方向: 运动坐标的\(\hat{y’}\)轴上,有\(x’=0,x=vt,z=0\), 所以 \(R=\sqrt{(vt-vt’)^2+y^2}\) 前面我们计算过: ...

August 2, 2025

通过推迟势方法推导狭义相对论

参考: 推迟势数学推理总结 假设一个光源,以匀速\(v\)沿着\(\hat{x}\)轴运动, 在空间一个观察点,相对于静止坐标系坐标\((x,y,z)\) 也就是此时静止坐标系内,\(A\)点在\(\hat{x}\),\(\hat{y}\)轴的的比例关系为\(x/y\) 光源在\(t_0\)时刻发射一个光子,观察点\(A\)在时间\(t\)时收到这个光子, 假设观察点\(A\)在**\(x\)轴**上,那么\(A\)收到光子时的观察点到光源的距离\(x’\)为: \(x’=x-vt\), 光走的时间距离为: \(x-vt’=c(t-t’)\) 图例如下: 假设观察点\(A\)在**\(y\)**轴上,那么\(A\)收到光源发射的光子的时候, 光子相对于静止坐标系走了距离\(y\)的时候,则在\(y’\)中实际走的距离为: \(y’=y/\gamma\), 此时光源发射光子,必须是斜向发射,以角度\(v/c\)的方向发射,才能始终保证光子在光源的\(\hat{y}\)轴上滑动 图例如下: 所以,在静止坐标系里的坐标\(ct=(x,y,z)\),运动坐标系里就变成了: \(ct’=(x-vt,y/\gamma,z/\gamma)\) 这就是推迟势从\(R(ct,x,y,z)\)到\(R’(ct’,x-vt,y/\gamma,z/\gamma)\)的由来, 也就是在运动坐标系内,在同一个\(t’\)内,\(\hat{x}\), \(\hat{y}\)轴的比例关系变成了\((x-vt)/(y/\gamma)\) 那么,怎么从这点推导出洛伦兹变换? 在狭义相对论中,有形式: \((ct)^2 =x^2+y^2+z^2\), \((ct’)^2 =x’^2+y’^2+z’^2\), 在光源沿着x轴运动时,两个坐标的y,z值是不变的, 这就需要\(\hat{y}\)轴由\(y/\gamma\)扩大到\(y\), 则对应的\(x’\)也要扩大\(\gamma\)倍,由\(x-vt\)扩大到\(\gamma(x-vt)\),同时时间也要扩大\(\gamma\)倍,此时\(R’\)变成了: \(R’(ct’, \gamma(x-vt), y, z)\), 也就是计算的时候,认为发射的光子的位置,不是接收到光子时光源的真实位置\(x’=x-vt\),而是\(x’=\gamma(x-vt)\),这个并非真实观察者的结果,而是为了计算转换方便,只要能保持光速不变就行。 变换的时候,由于使用的是\(\frac{dt}{dt’}=\frac{R’}{R}\),即\(\frac{R’}{dt}=\frac{R}{dt’}=c\),\(dt对应运动坐标系\),所以在不同坐标系内,这种变换都是光速,即使在洛伦兹变换中运动坐标系内时间和距离同时扩大了\(\gamma\)倍。 在电磁势坐标变换中,遵循 \(R(ct,x,y,z)\)到\(R’(ct’,x-vt,y/\gamma,z/\gamma)\)的变换,对R’求梯度,则可得出y,z方向电场变大\(\gamma\)倍 在静电场\(E_0\)的坐标变换中,可以使用洛伦兹变换变成\(E’_0\),并加上带\(\gamma\)的磁场B,则总电场E符合: \(E^2 =E’_0^2+(cB)^2=E’_0^2(cos^2(\theta)+\gamma^2sin^2(\theta))\) 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 通过对比发现,推迟势和狭义相对论在移动坐标系中的光线路径是相同的, 推迟势的路径公式为\(R’=\sqrt{(x-vt)^2+(y^2+z^2)/\gamma^2}\) 狭义相对论的路径公式为\(R’=\sqrt{\gamma^2(x-vt)^2+y^2+z^2}\) 它们的斜率是相同的,一个是\((y/\gamma)/(x-vt)\), 一个是\(y/(\gamma(x-vt)\) 只是它们采用的观察模式不同, 推迟势观察的是相同的x的情况,狭义相对论观察采用的是使用相同的y 如下图: 推迟势的计算认为,电磁波在x方向上密度没有变化,在y方向上有挤压,也就是在不同坐标系,相同x的时候的密度情况(图中\(\triangle Ox-ct\)和\(\triangle O’xp\))。 狭义相对论则认为,坐标变换,在y方向上没有变化,在x方向上才有变化,计算的是相同的y情况下的变换(图中\(\triangle Ox-ct\)和\(\triangle O’x’-ct’\)),如果在相同的y的位置测量,则可能测到移动电荷的电场只在x方向增强,y方向相同,磁场也小了\(\gamma\)倍。 类似下图, 圆球内的小椭圆,x方向没变,y方向压缩 圆球外的大椭圆,y方向没变,x方向变大 所以最终导致了两者的不同,导致了电磁场变换和狭义相对论变换的不同。

August 1, 2025